澳門藝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Macao YiWen Culture Dissemination Co.Ltd.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北京音樂節與世界舞臺同步

發表時間:2018-06-04 08:00

北京音樂節與世界舞臺同步


文 柯 輝  (北京)



在金秋十月的北京,第十九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如約而至,在10月9日到10月29日的二十天裏,在北京的保利劇院,中山音樂堂,三里屯太古里紅廳與橙色大廳,王府井教堂等場所裏,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樂音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上演着。經典的歌劇,不朽的交響樂,律動的爵士樂輪番上演着。而且從這一屆開始,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啟了更加新穎的新音樂形式的開發,如試驗性浸沒式環境歌劇、迷你3D歌劇等最新音樂演出形式都出現在音樂節上,可謂亮點多多。在這裏我把這一屆的幾個有意思的亮點跟大家分享一下。

開幕音樂會 呂嘉和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歌劇一直是北京國際音樂節最引以為榮的演出項目,從瓦格納龐大的《尼伯龍根指環》,到貝爾格十二音體系的巔峰之作《露露》,都是從北京國際音樂節上開始了與中國觀眾的初次會面。今年加拿大知名導演卡森親自監督之作——布里頓的《仲夏夜之夢》也令首都觀眾興奮不已。但隨着時代的變遷與發展,歌劇這一延續了近四百年的舞臺形式,如何在高速發展的時代繼續發展,卻一直是當代作曲家、舞臺製作人等最想為之努力的方向,今年的北京國際音樂節也在這方面進行了嘗試,時尚的三里屯地帶也成為中國舞臺上最先嘗試這些新穎之作的場所。要是說浸沒式環境歌劇《唐 · 璜》還有一絲與以往的歌劇有所聯繫(莫札特的音樂還是它重形式。舞臺上除了演繹劇中母親角色的女高音一人,所有其他角色都是出現在銀幕上,同時女高音在舞臺上還要肩負3D現場迷你景觀的搭建,把歌劇與電影場景進行了融合。

10月15日晚,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最重要的歌劇演出拉開大幕,當加拿大舞臺導演大師羅伯特 · 卡森(Robert Carsen)導演的由本傑明 · 布里頓根據莎士比亞同名戲劇三幕歌劇《仲夏夜之夢》在觀眾的歡笑聲中放下帷幕時,全場觀眾爆發出難以掩飾的激動掌聲與歡呼聲,這掌聲裏包含着對本傑明 · 布里頓用現代技法,精彩寫意莎士比亞戲劇的驚豔歡呼,也是對當晚完美演唱的獨唱家們,以及與聖三一兒童合唱團的歡呼,也是對指揮家喬納森 · 達令頓與中國愛樂樂團完美演繹的嘉獎,更是對羅伯特 · 卡森用最簡約的手法,把莎翁不朽名著精彩展現在觀眾眼前的肯定。本傑明 · 布里頓創作的歌劇《仲夏夜之夢》1960年首演於英國的阿爾堡,是天才的英國作曲家布里頓最優秀的歌劇創作之一,他不僅保留了莎翁原劇中所有人物特色,還運用了類似德國作曲家瓦格納歌劇中所創立的音樂動機手法,讓每一個出場人物從音樂上都能識別;他結合當代的現代音樂創作手法,把很多先進的音樂技法融入創作中。他的音樂夢幻中帶着嘲諷與驚悚,讓這部莎翁筆下荒誕戲謔的戲劇燃燒出新的光芒。捷克愛樂

這次北京國際音樂節採用的版本,是聯合了法國普羅旺斯——埃克斯國際藝術節(Festivals-Aix-en-Provence)1991年首演的舞臺版。這個由羅伯特 · 卡森設計的版本,自首演以來就得到世界樂壇的廣泛讚譽,去年卡森為紀念莎翁誕辰450周年又重新進行了複排,同時也對該版本進行了微調,使之更適應現代的舞臺。今年是莎翁逝世400周年,他又帶着這部修改的版本來到北京音樂節,讓中國的觀眾領略近現代歌劇的精華與他精彩的舞臺調配能力。鑒於他對北京國際音樂節所做出的貢獻,當晚他還被北京國際音樂節授予年度藝術家稱號。

自從幾年前北京音樂節把部分演出植入北京時尚中心三里屯,這裏就開始成為北京音樂節引領音樂新潮流的基地。這裏不僅有布赫賓得演奏的貝多芬全套鋼琴奏鳴曲這種最經典音樂專場,也會有《諾亞洪水》這類的新歌劇首演,也會有最優秀的爵士樂手律動的音符。今年的10月12-14日,又一瘋魔英倫引領歌劇新潮流的浸沒式環境歌劇《唐 · 璜》在北京首演,這部打破傳統意義上觀演關係,讓觀眾在全新的環境與場景裏,被各種新奇燈光音效,特殊的環境佈景所包圍。這次的《唐 · 璜》雖然部分音樂選自莫札特膾炙人口的經典歌劇,但演出形式與方式、方法,與傳統意義上的歌劇已經完全脫離,這不是我們看到的那種近十來年常見於歐美舞臺的舊瓶裝新酒似的服裝舞臺時代化,而是徹底打破舞臺與觀眾的距離,讓觀眾彷彿在最近距離上與演員劇情融為一體。雖然這種形式早就出現在戲劇的演出中,但在歌劇這一領域,這種獨特的方式、方法還屬於探索階段。這次演出場所設置在三里屯太古里紅館內,場內被舞美設置成一廢舊遺棄倉庫,場中雜亂放置的各種油桶、紅酒木箱、破舊儲藏箱就是觀眾的坐席,演員在演出前也隱藏在觀眾裏,觀眾彷彿是在盜夢空間裏,窺視在北京殺人逃竄的通緝兇手唐 · 璜最後的時日裏的瘋狂與沮喪,四周的牆壁成了各種資訊的反射板,唐 · 璜與外界交流微信語音文字都在牆壁上展示,這種方式方法就如同把我們現在的生活放大化。弗拉基米爾·費多謝耶夫

這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上依然是來了大量的大牌樂團與指揮,費德謝耶夫指揮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原蘇聯大廣播交響樂團)的原汁原味俄羅斯風格的柴可夫斯基交響曲,讓首都觀眾沉醉在俄羅斯寬廣的西伯利亞大平原之上,那種暢快淋漓的交響之聲,讓在場觀眾聽的如癡如醉,淚灑衣衫。悲愴的柴可夫斯基交響曲在84歲的費德謝耶夫指揮下,重新放出他最炙熱感人的樂音。

貝洛拉維特指揮的捷克愛樂演奏的兩場音樂會,展示了捷克音樂家美豔動人的一幕,不拘小節而又驚世駭俗的波西米亞風席捲北京音樂節;他們演奏的德沃夏克交響曲與協奏曲浪漫質樸,樸實憨厚中帶着桀驁不馴與瀟灑自如,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合唱團在首席指揮呂嘉的開幕式音樂會,也讓我們對北京最有影響的兩大音樂平臺未來的進一步合作發展充滿期待,明年將是北京國際音樂節的第二十屆,我們也期盼會有更多的驚喜與驚豔。

北京音樂節到今年已經舉行了十九屆,現在已經從最初的集中欣賞大牌名團匯演式的初級階段,過渡到與世界舞臺同步,甚至是着眼於未來的國際性音樂節,期望他們越辦越好,為華夏大地的音樂文化帶來更多的新鮮與先進的元素。



website qrcode

掃描查看手機版網站

澳門藝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MACAO YIWEN CULTURAL DISSEMINATION CO.LTD.
Tel:853-28920547
Add:澳門快艇頭里11號國光大廈地下A鋪
E-mail:yiwenmacau@163.com
(歡迎讀者踴躍投稿及提出寶貴意見)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