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藝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Macao YiWen Culture Dissemination Co.Ltd.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尋索萊謝蒂茨基

發表時間:2018-06-04 08:00

尋索萊謝蒂茨基

陳遠(中山)


2015.7.14西班牙白色小镇弗吉利亚娜02.jpg陳遠,從小就對文學、音樂、電影感興趣,尤其熱愛大自然。曾出版《樂海帆》等散文集共十七種;曾與作曲家金友中合作出版《西班牙民謠風七首》、《孫中山》樂譜共兩種。


 一 

2017814日,再度訪問奧地利維也納的最後一天。用早餐時,鄧惠珍小姐給我看黃文強、孫紅夫婦1昨天深夜發來的微信:“找到了,在維也納中央公墓,一排,94號。”找到甚麼?找到波蘭鋼琴家、作曲家西奧多.萊謝蒂茨基(TLeschetizky 18301915)的墓地。我喜出望外,隨即請惠珍回覆:“黃先生,您好!陳遠老師想前往中央公墓,如何聯絡你們?”到聖史蒂芬教堂的大巴就要開了,我急不可耐。好在金嬋姐有流量,終於看到文強兄嫂珍貴的片言隻語:“我們現在來了!”我馬上帶着小掛包和相機下車,返酒店門口等待。

西奧多 · 萊謝蒂茨基(1830—1915).PNG

西奧多 · 萊謝蒂茨基(1830—1915)


 二 

就在早一天,我們手持萊謝蒂茨基墓地複印圖到中央公墓,在二號門口,一位上了年紀身材略胖的工作人員,在一堆文件裏忙活了好一陣,卻無法確定萊謝蒂茨基墓地的方位。中央公墓的管理水平如此低下,令我始料不及。憑複印圖,我直覺萊謝蒂茨基墓地在一堵圍牆之下。因為,我看到牆外左邊有電綫桿子,右邊有不靠牆的枝葉。我的孫子陳迪自告奮勇:“讓我拿着圖繞牆跑一圈找找!”他真的不知天高地厚!約500英畝的墓地的圍牆有多長?

我心有戚戚焉!瞻仰萊謝蒂茨基墓地的意願,又一次違逆常理地落空。

 三 

五年前的2012730日,在布拉迪斯拉發往維也納的途中,我對導遊許家駿先生言之:“這回,我想在維也納禮拜萊謝蒂茨基和馬勒(GMabler)的墓地”。原來,維也納的導遊方紅小姐已做準備了,酒店房間安排後頃刻集中,她領我們去看萊謝蒂茨基的故居。那是Weimarer大街60號,門口有紀念牌。萊謝蒂茨基在這裏度過了生命中的最後34年。Weimarer大街安靜而又乾凈,周圍有着一棵棵生機盎然的樹木,而萊謝蒂茨基的故居則很美很帶貴族氣,符合我的審美期待。很感謝方紅,頭一天晚上,她花了兩個小時查找萊謝蒂茨基和馬勒的墓地,說前者在中央公墓,後者在酒店附近的格林茲公墓。她還說到中央公墓走過一圈,見過萊謝蒂茨基墓地。方紅向我建議:“你明天就不要隨隊了,去看自己想看的吧!”第二天一大早,方紅跟我有以下對話:“你們決定看馬勒墓地嗎?”“前後要耗費多少時間?”“約20分鐘。”“我擔心影響不想去的人!”方紅埋怨我做不了主:“你這等於沒有答覆我!”我終於請教領隊陳木青先生,陳先生一口應允,說不想去的就在車上等!所以,方紅後來問我是否到中央公墓時,我衹能婉言謝絕,心中卻無法釋然,不得已地讓萊謝蒂茨基墓地錯身而過。

波蘭第一張萊謝蒂茨基作品CD專輯.PNG

波蘭第一張萊謝蒂茨基作品CD專輯

 四 

你這就可以想像,五年之後,當讀到文強兄嫂的微信時,我是何等心情!

仍然走二號門,文強兄停車後輕快地走向詢問處。今天幸運了!值班的換了人,一對他說了區號和名字後,便有了答案,說進門向左走一百米左右就是了。我與文強兄嫂內心激動卻腳步冷靜地在一道圍牆邊上走着。有方紅當年給我的墓地複印圖先入為主,我判斷十公尺開外的那個就是萊謝蒂茨基的了。加快速度趨前,果然是也!墓碑很精緻、很細膩,萊謝蒂茨基的頭像,仰望着的是具有象徵意蘊的一衆男女的全身雕像。墓地前很開闊,隔着路是一片草地,有不太密集的樹木點綴着,接着有一排不高的墓碑,然後又是一片草地。文強兄嫂目睹我在萊謝蒂茨基墓地前行鞠躬禮而心窩暖暖,他倆明白我得償夙願了。還讓我感動不已的是,當車子正要離開二號門時,那位工作人員還專門走過來問找到沒有?事後,文強兄謂之:“找到了!我們高興。找到了!他也高興!”

維也納萊謝蒂茨基故居.jpg

維也納萊謝蒂茨基故居

維也納萊謝蒂茨基墓地.jpg

維也納萊謝蒂茨基墓地

 五 

在萊謝蒂茨基墓地前,我曾許願般地對着文強兄嫂道之:“有機會時,我帶一個小型合唱團來這裏吟唱我和金友中老師創作的歌曲《向您致敬,萊謝蒂茨基》。”

2012315日,波蘭藝術節開幕式在廣州舉行,波蘭駐廣州總領事謝賓先生問我,有沒有可能在中山市組織一場波蘭鋼琴家的獨奏會,我立刻表示歡迎。其實,早在近十天前,我就答應市外事局協辦波蘭鋼琴家的音樂會了。兩個多月後的621日晚,波蘭鋼琴家休伯特.盧特考斯基(HRutkowski)獨奏會就在中山圖書館綜藝廳揭幕。這之前,盧特考斯基的介紹吸引了我:“其演奏方式繼承帕德雷夫斯基(LJPaderewski)的傳統;其為華沙萊謝蒂茨基音樂協會的創辦者並主席。”大名鼎鼎的帕德雷夫斯基為萊謝蒂茨基的高徒,我早就從英國1936年所拍電影《月光奏鳴曲》中,迷醉於他親自演奏蕭邦(FChopin)的《降A大調波羅涅茲舞曲》,李斯特(FLiszt)的《第二匈牙利狂想曲》,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和帕德雷夫斯基的佳作《G大調小步舞曲》。

我一定要對這場音樂會有所表示。521日,我寫畢《向您致敬,萊謝蒂茨基》的歌詞;62日,便收到作曲家金友中譜好的合唱曲。620日晚,樂力合唱團與盧特考斯基合排《向您致敬,萊謝蒂茨基》等曲目。盧特考斯基不無感慨地傾訴:“想不到中國竟有那麼多的人知道萊謝蒂茨基,而且,還有一首禮讃萊謝蒂茨基的歌”。他繼而坦言:“即使在波蘭,也仍有不少鋼琴學生,甚至鋼琴教師不知道萊謝蒂茨基”。

盧特考斯基當然不清楚,在創作這首歌之前,我也衹知道萊謝蒂茨基的名字和他的一些事蹟,我不可能聆聽過萊謝蒂茨基的演奏,甚至沒有耳聞過萊謝蒂茨基作品的錄音。真應該感謝盧特考斯基,正是他贈送給我波蘭第一張萊謝蒂茨基作品的CD專輯。我特別鍾情盧特考斯基在其中演奏的萊謝蒂茨基的《伊舍爾的回憶》,其引起了我對位於巴德伊舍爾(Bad ISchl)的萊謝蒂茨基高地的深沉回憶。

 六 

二十年前的19978月,我生平第一遭在歐洲逗留,在奧地利鄉村小鎮巴德哥伊斯恩(Bad Goisern),參加由當地音樂學校校長布魯格(P Buluger)主持、克連茨萊納(Ckvenslehnev)主授的國際合唱大師班。期間,曾到過萊謝蒂茨基高地,那也是我生平第一遭聽到萊謝蒂茨基的名字。高地上有萊謝蒂茨基的紀念碑石。據說,萊謝蒂茨基生前常常到這個山林閒寂、綠蔭蒼蒼的高地流連;又據說,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JBrahms)的《搖籃曲》,就在這個高地問世。完全沒能預想得到,當年820日晚合唱大師班結業音樂會的舞臺就設在萊謝蒂茨基高地:“中國人在我們這個地方演出,是件大事情”。市長出席,市議會議員出席,電視臺錄影並要轉播,報紙要登通訊,人們早早就把三角鋼琴搬上去了。當晚,我們的人在萊謝蒂茨基高地用漢語和德語唱了勃拉姆斯的《搖籃曲》,還唱了蕭友梅的《南飛之雁語》等。阿爾卑斯山的氣候說變就變,本來月朗風清,但到結業音樂會正在中途時,卻突地風狂雨急,而且沒有停息之兆。這下子狼狽了,人們趕緊用厚布把三角鋼琴裹住,接着四散而逃。是次的人生遭際,更使我永遠忘不了巴德伊舍爾,忘不了萊謝蒂茨基高地。

 七 

認識認知並喜愛追求一位音樂家,要講緣分。人生苦短,前後消失了心長路遠的二十年光陰,我纔能從處身萊謝蒂茨基高地到憑弔萊謝蒂茨基墓地。從維也納飛到香港時,我收到文強兄嫂的郵件,說卡爾.車爾尼(KCzerny)和西蒙.塞赫特(SSechter)的墓地也在中央公墓。車爾尼,萊謝蒂茨基的鋼琴老師,其師承於貝多芬(LVBeethoven);塞赫特、萊謝蒂茨基的作曲老師,其曾教過布魯克納(ABruckner),連舒伯特(FSchubert)都曾跟他上過課。人的生命,隱含着無限的可能性,有朝一日再到維也納中央公墓,我一定要同時拜謁萊謝蒂茨基的這兩位卓識炯炯的恩師。

註釋:

1、黃文強、孫紅夫婦:作者的知交,旅奧地利37年,現居林茨(Linz)。


website qrcode

掃描查看手機版網站

澳門藝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MACAO YIWEN CULTURAL DISSEMINATION CO.LTD.
Tel:853-28920547
Add:澳門快艇頭里11號國光大廈地下A鋪
E-mail:yiwenmacau@163.com
(歡迎讀者踴躍投稿及提出寶貴意見)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