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力與金力發表時間:2018-06-04 08:36 樂力與金力 陳遠(中山)
一 文化大革命結束兩年多後的1979年4月1日,中山市樂力音樂社(後易名爲樂力音樂協會,以下簡稱“樂力”)成立。從此頻繁組織音樂欣賞講座,如“西洋器樂作品欣賞講座”、“世界六位著名小提琴家及其演奏作品專題欣賞”等;音樂家紀念會,如“蕭邦誕辰170週年紀念會”、“巴哈逝世230週年紀念會”等;到廣州觀摩音樂會,如“羅馬尼亞喬治.艾涅斯庫交響樂團音樂會”、“日本廣播協會交響樂團音樂會”等。此外,就是樂力成員小提琴室內演奏交流等等。
二 1982年5月3日,樂力與共青團中山縣委(當年中山稱縣)在華僑中學梯間課室,聯合舉辦李淇鋼琴獨奏會,開啟了樂力邀請國內外音樂家來中山演出的先例。衆所周知,像中山石岐這樣的小城,外來音樂家的表演從來少之又少,尤其專業鋼琴獨奏,加之李淇乃國際鋼琴比賽獲獎者,所以,其獨奏理所當然引起強烈反響。 可謂一鼓作氣!李淇鋼琴獨奏會三個月之後的8月8日,樂力與縣教育局等多個單位,在華僑中學梯間課室舉行“金力、杜寧武小提琴、鋼琴獨奏會”。金力五歲學琴,十歲(1979年)被上海音樂學院附小破格錄取,一年後被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梅紐因選中,爲文化部公派到英國梅紐因音樂學校學習。金力帶到英國的彙報演出曲目,包括塔蒂尼《g小調奏鳴曲》這樣的高難作品。在英國僅一年多後的1982年3月,金力在巴貝坎藝術中心獨奏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由倫敦交響樂團協奏,梅紐因指揮。沒想幾個月後,金力就站在中山聽衆面前了,是晚,金力令人驚訝地演奏了薩拉沙蒂的《流浪者之歌》等。爲了滿足更多聽衆的要求,音樂會次日移師華僑中學禮堂,盛況更屬空前。知識分子自然爲一年兩度的高品質音樂會雀躍不已,更可貴的是,音樂會影響到一般老百姓和衆多的學生群。1984年,金力從倫敦回到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就讀,但仍由梅紐因安排,到美國紐約卡奈基音樂廳演奏布魯赫《g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還曾在聯合國成立40週年紀念音樂會上,與梅紐因一起演奏巴哈《d小調雙提琴協奏曲》,由日本東京廣播交響樂團協奏。而原在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就讀的杜寧武,此時則已畢業並曾在澳大利亞悉尼第三屆鋼琴比賽獲獎。1986年,剛剛在日本與讀賣新聞交響樂團合作演奏西貝柳斯《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及舉行個人獨奏會的金力,又與杜寧武來到中山,於8月2日、3日、5日在孫中山紀念堂貴賓廳,再度舉行“金力、杜寧武小提琴、鋼琴獨奏會”,事隔四年,金力、杜寧武技藝大有長進,金力演奏帕格尼尼《摩西主題變奏曲》等驚世之作;杜寧武則演奏莫斯考夫斯基《西班牙隨想曲》等。這幾場音樂會,使更多中山人認識金力、杜寧武,並在更多中山年輕人的心中播下了音樂種子。 2002年12月31日小提琴家金力與妹妹鋼琴家金萊到訪樂力 三 以下,我集中談談樂力與金力接着的交誼,請讀者諸君與我一道回顧金力後來在中山舉行的各場音樂會。而那一場場音樂會,除特別說明外,都由金力的妹妹金萊以鋼琴合作。 1993年8月7日,與《文化參考報》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拙著《一曲難忘》首發式音樂會在市政府禮堂舉行,應邀前來增光添色的有金力,演奏貝多芬《春天奏鳴曲》等。 1995年7月22日,樂力與中山市演出公司等,在孫中山紀念堂舉行“金力小提琴獨奏會”,由珠影樂團協奏,丁家琳先生指揮,金力演奏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等;同年8月2日,又再舉行“金力、金萊兄妹音樂會”。 1995年7月22日舉行“金力小提琴獨奏音樂會” 1999年1月1日,在圖書館綜藝廳,舉行“三載同窗四十載情——中山市一中五九屆初三丙班同學畢業40週年音樂會”。我爲此寫了《三載同窗四十載情》一文,印在音樂會節目單上,金力的太太王芳的即席朗誦聲情並茂;金力則獨奏德沃夏克《e小調斯拉夫舞曲》等,由陳婕鋼琴伴奏,樂力合唱團、市兒童合唱團、市南區先施小學合唱團同臺演出。 1999年6月20日,在圖書館綜藝廳舉行的“金力、金萊兄妹音樂會”尤爲重要,此音樂會題爲“獻給恩師梅紐因”。人道主義者的小提琴大師梅紐因,因當年3月12日突然在柏林去世,噩耗傳來,金力說“這個消息使我太震驚,太難以相信了,以致我那一整天都處於六神無主、坐立不安的精神狀態”。梅紐因去世前兩個月的1月5日還曾給金力來信,說“我真的希望能跟你與你的太太見面。我希望我不需要等太久的時間,願望就能實現。……”在“獻給恩師梅紐因”音樂會上,金力演奏了貝多芬的《克萊采奏鳴曲》等。此同時爲慶祝樂力建會20週年之系列活動之一。逾十年之後的2010年10月,金力隨新加坡交響樂團到歐洲巡演,終於使他有機會站在梅紐因音樂學校內的梅紐因墓碑前緬懷恩師。 金力在恩师梅纽因墓碑前 2001年12月30日,樂力又在圖書館綜藝廳,舉行“愛的奉獻——金力小提琴獨奏音樂會”,我爲此寫了《金力、金萊的貢獻》一文,也用在節目單上,金力獨奏了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隨想曲》等。 2001年12月30日舉行“金力小提琴獨奏音樂會” 2004年4月2日,樂力在南區文化中心協辦慶祝樂力成立25週年紀念活動之“劍膽琴心——金力小提琴獨奏音樂會”,節目單有我所寫的《劍膽琴心》一文,金力的演奏曲目包括帕格尼尼《e小調奏鳴曲》等。 2005年6月24日,爲慶祝樂力合唱團成立10週年,樂力在圖書館綜藝廳,舉行“來自故鄉——金力小提琴獨奏音樂會”。金力演奏了斯美塔那的《來自故鄉》等曲目。 2007年6月15日,在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多功能廳,樂力協辦了“弦動我心——金力小提琴獨奏會”,曲目中有帕格尼尼的《D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的兩個樂章等。 2009年6月12日,爲慶祝樂力成立30週年,在圖書館綜藝廳舉行“克萊采奏鳴曲——金力小提琴獨奏音樂會”,金力演奏了格什溫《三首前奏曲》等曲目。是場音樂會還有個特別之處,樂力合唱團壓軸演唱艾爾加的混聲合唱《雪花》,除陳婕鋼琴伴奏外,還加上金力的小提琴伴奏。 2010年12月26日,樂力與博雅藝術有限公司在圖書館綜藝廳,舉行“母親教我的歌——金力小提琴獨奏音樂會”。是場音樂會同樣十分重要。 著名鋼琴教育家熊道兒老師、金力的母親,不幸於兩個多月前去世。10月22日在廣州舉行熊道兒老師追悼會時,金力因爲正隨新加坡交響樂團訪歐而無法趨前出席,在追悼會會場縈繞着的,是金力演奏拉赫曼尼諾夫《練聲曲》的錄音。我爲“母親教我的歌”音樂會寫了《心目中的一盞燈》一文,並附在節目單上,當場由長青先生朗誦,也算表達我的哀思;而金力,則滿懷深情地演奏了德沃夏克/克萊斯勒的《母親教我的歌》等,仍然是金萊爲他伴奏。從星海音樂學院到中央音樂學院,從中央音樂學院本科到中央音樂學院硏究生修畢,此時此刻的金萊,已是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副教授,她要與哥哥金力一起,在音樂會上告慰親愛的母親。 2010年12月26日“母親教我的歌——金力小提琴獨奏音樂會” 2016年1月7日,遠在新加坡的金力與我女兒陳婕通微信,說“我會在2月13日與廣州巴洛克樂團同臺演出。借此機會,我很想能與陳遠叔叔合作,看有沒有可能在中山也開一場小型音樂會,最好在2月6日之前……。”我當即請陳婕轉告金力,說我十分樂意爲之,金力很快就把他和金萊的簡介、照片,還有演奏曲目發來了。爲了使音樂會能更順利地舉行,我還得到中山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答應主辦這場音樂會的支持。很快,對外友好協會與文化藝術中心經過商討,作出了在文化藝術中心小劇場舉行音樂會的決定,這就更能擴大音樂會的影響了。據說,是場音樂會入場者衆,並有不少聽過金力在中山多場音樂會的忠實粉絲。但我卻因故很遺憾地沒能出席,我曾對金力言之,如果你能在中山多逗留一天,我便能有幸聽到你的演奏。2月6日晚,金力和他的父親金友中老師來到樂力,金力果真爲我等演奏了巴哈的《薩拉班德舞曲》,薩拉沙蒂的《安德露西亞浪漫曲》、《屐舞曲》,金友中老師說,那是相當於半場音樂會的曲目了。 就在那一兩天間,在與金力和金友中老師共進早餐時,金力無意中說他同年6月會有一個長假期,我隨即建議,如果方便,到時來中山開“西班牙風情”音樂會如何?全部演奏西班牙作曲家的作品,或其他國家作曲家寫西班牙的作品。金友中老師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題目。習慣衹是微笑而不多言的金力,還是回到新加坡後纔與我商定——“好的!6月25日晚,我來中山舉行‘西班牙風情’小提琴獨奏會”。樂力又有福了、中山聽衆又有福了。 四 我不知道上述記錄是否會有遺漏,但即使如此,也大抵可以窺見,從1982年到2017年長達35年裏,金力與樂力的聯繫一直沒有中斷,樂力建會38年,金力是樂力所接待過的第一批音樂家中,最細水長流的一位。 金力來中山開音樂會,從來不談報酬,即以2016年2月5日音樂會而言,金力說:“能夠再次爲中山觀衆表演已是給予我的最好報酬。”可見,真正的藝術家所常常想到的,是爲熱愛他、敬重他的聽衆服務,那是其藝術生命的一個不可忽略的依歸。同樣道理,聽衆每一次聽到自己所熱愛、所敬重的藝術家的表演,都會覺得是在跟最知心的朋友談心。此乃至高無上的境界,它完全超越音樂會的本身,而成爲藝術家與聽衆的一種珍貴無比的情感溝通。我相信,樂力與金力的這種情感溝通,會持續無窮。 上一篇掬一頭盔頓河水
下一篇郎世寧與中西美術交流
|